医院位置
招标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科室导航
医技科室
医学影像科

医学影像科现有医护人员27人。其中副主任医师3人,主治医师5人,医师1人,主管技师4人,技师6人,技士4人,主管护师3人,护师1人。现有飞利浦3.0T核磁共振、西门子双源64CT、东芝16CTGE数字化摄影机、东芝数字胃肠机、口腔CT、飞利浦DSA等设备。医学影像科秉承“精准影像、服务临床、关爱患者”的宗旨,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专业的影像意见和建议。

   业务范围:

   1. X线检查: 涵盖常规的胸腹部、骨骼四肢等部位的X线平片拍摄。用于诊断肺部炎症、肿瘤、骨折、气胸、肠梗阻、消化道穿孔等多种疾病。

   2. CT检查:全身各部位CT扫描全覆盖。高分辨率CT助力肺部微小病变、间质性病变诊断;CT血管造影(CTA)用于脑血管、冠状动脉、肺动脉等血管病变检查,如脑动脉瘤、冠心病、肺栓塞;还能进行CT引导下穿刺活检,获取病理诊断。

   3. MRI检查:侧重中枢神经系统(如脑肿瘤、脑梗死、脊髓病变)、头颈部(内耳疾病、鼻咽癌等)、腹部(肝脏肿瘤、胰腺病变、肾脏疾病等)、盆腔(子宫及附件疾病、前列腺疾病)以及肌肉骨骼系统(关节软骨损伤、骨髓病变)等部位的检查。MRI对软组织分辨力高,能清晰显示病变细节,为疾病的早期诊断和精准治疗提供有力支持。

   4.数字化胃肠造影:包括上消化道造影、全消化道造影、小肠造影及T管造影等,用于食管、胃、小肠、结肠常见疾病的诊断以及对胆道系统的评估等。

   5.介入诊断和治疗:主要包括急诊介入( 急诊心梗的急诊PCI、急性脑卒中取栓等)、心血管介入(冠状动脉造影、支架植入、药物球囊治疗、房颤/室上速等射频消融术、卵圆孔未闭封堵术等)、外周血管介入(下肢动脉硬化闭塞、肾动脉狭窄的支架植入或球囊扩张、深静脉血栓滤器置入+溶栓等)、肿瘤介入(肝癌、肺癌等实体瘤的动脉化疗栓塞、肿瘤相关出血的急诊栓塞治疗等)。

   特色技术:

   1.CT双能量成像技术:能在一次扫描中获得不同能量下的图像信息,可用于物质成分分析。例如早期发现无症状的痛风石;泌尿系统结石成分分析,帮助医生了解结石的具体成分,为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如药物溶石、体外冲击波碎石还是手术取石)提供依据。

   2.CT血管成像技术:能清晰呈现血管形态,诊断冠心病、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动脉狭窄/闭塞等血管疾病。

   3.MRI功能成像技术:包含弥散加权成像(DWI)、磁共振波谱分析(MRS)等多种成像方式,分别在早期脑梗死诊断、肿瘤诊断与疗效评估、组织器官血流灌注评估、脑血管疾病等多种疾病诊断中发挥关键作用。

   4. 人工智能辅助诊断:运用AI技术分析影像,自动检测肺结节、脑出血等,评估骨龄,提升诊断效率与准确性。

科室地址
科室医师
付芳芳
付芳芳
科主任 副主任医师 博士 硕士生导师
刘传玉
刘传玉
科副主任 副主任医师
解喜林
解喜林
副主任医师 本科
田勤
田勤
主治医师 硕士
王婷
王婷
主治医师 本科
徐暘
徐暘
主治医师 本科
辛攀
辛攀
主治医师
李亚茹
李亚茹
主治医师 本科
田孝利
田孝利
住院医师 本科
查看其他科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