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科现有医护人员27人。其中副主任医师3人,主治医师5人,医师1人,主管技师4人,技师6人,技士4人,主管护师3人,护师1人。现有飞利浦3.0T核磁共振、西门子双源64排CT、东芝16排CT、GE数字化摄影机、东芝数字胃肠机、口腔CT、飞利浦DSA等设备。医学影像科秉承“精准影像、服务临床、关爱患者”的宗旨,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专业的影像意见和建议。
业务范围:
1. X线检查: 涵盖常规的胸腹部、骨骼四肢等部位的X线平片拍摄。用于诊断肺部炎症、肿瘤、骨折、气胸、肠梗阻、消化道穿孔等多种疾病。
2. CT检查:全身各部位CT扫描全覆盖。高分辨率CT助力肺部微小病变、间质性病变诊断;CT血管造影(CTA)用于脑血管、冠状动脉、肺动脉等血管病变检查,如脑动脉瘤、冠心病、肺栓塞;还能进行CT引导下穿刺活检,获取病理诊断。
3. MRI检查:侧重中枢神经系统(如脑肿瘤、脑梗死、脊髓病变)、头颈部(内耳疾病、鼻咽癌等)、腹部(肝脏肿瘤、胰腺病变、肾脏疾病等)、盆腔(子宫及附件疾病、前列腺疾病)以及肌肉骨骼系统(关节软骨损伤、骨髓病变)等部位的检查。MRI对软组织分辨力高,能清晰显示病变细节,为疾病的早期诊断和精准治疗提供有力支持。
4.数字化胃肠造影:包括上消化道造影、全消化道造影、小肠造影及T管造影等,用于食管、胃、小肠、结肠常见疾病的诊断以及对胆道系统的评估等。
5.介入诊断和治疗:主要包括急诊介入( 急诊心梗的急诊PCI、急性脑卒中取栓等)、心血管介入(冠状动脉造影、支架植入、药物球囊治疗、房颤/室上速等射频消融术、卵圆孔未闭封堵术等)、外周血管介入(下肢动脉硬化闭塞、肾动脉狭窄的支架植入或球囊扩张、深静脉血栓滤器置入+溶栓等)、肿瘤介入(肝癌、肺癌等实体瘤的动脉化疗栓塞、肿瘤相关出血的急诊栓塞治疗等)。
特色技术:
1.CT双能量成像技术:能在一次扫描中获得不同能量下的图像信息,可用于物质成分分析。例如早期发现无症状的痛风石;泌尿系统结石成分分析,帮助医生了解结石的具体成分,为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如药物溶石、体外冲击波碎石还是手术取石)提供依据。
2.CT血管成像技术:能清晰呈现血管形态,诊断冠心病、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动脉狭窄/闭塞等血管疾病。
3.MRI功能成像技术:包含弥散加权成像(DWI)、磁共振波谱分析(MRS)等多种成像方式,分别在早期脑梗死诊断、肿瘤诊断与疗效评估、组织器官血流灌注评估、脑血管疾病等多种疾病诊断中发挥关键作用。
4. 人工智能辅助诊断:运用AI技术分析影像,自动检测肺结节、脑出血等,评估骨龄,提升诊断效率与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