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位置
招采信息
新闻中心

从范县到台前,她花了最值的一小时--直到医生打开膝盖,所有人都惊了

2025-10-17
【字体:
手机阅读

十年忍痛,步履蹒跚

三针缝合,日行万步

 

对于范县的李阿姨来说,这并非奇迹,而是在豫东北医院经历的一场‘膝盖拯救战’。当医生从她关节腔里取出像雪花一样漂浮的碎软骨,看到撕裂成条的半月板时,才知道她这十年承受了什么。

 

从忍痛到步履维艰

 

这一切要从十年前的一次扭伤说起。当时李阿姨被诊断为半月板撕裂,以为只是小毛病,“贴贴膏药就能好”。然而伤痛并未远离,五年前她的膝盖开始发出“咔咔”异响,上下楼如踩棉花。今年四月,病情急转直下,膝盖肿胀如馒头,下蹲时关节卡在半空,夜间时常痛到无法入眠。

 

“在范县试遍了各种方法,膏药从未断过,但膝盖就像个漏雨的屋顶,始终治标不治本。”李阿姨回忆道。

 

省医专家到了“家门口”

 

就当李阿姨一家人为去郑州看病发愁时,儿子带来了好消息:邻县台前的豫东北医院有河南省人民医院常驻专家团队。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他们从范县来到了台前。

 

省医长期派驻专家张振主任接诊后,通过核磁共振检查发现情况不容乐观:“患者半月板III度损伤(最严重的级别),撕裂已累及关节面。若再延误,软骨磨损后将只能进行关节置换手术。”

 

“一切了之”还是“迎难而上”

 

515日,张振主任主刀、樊东晓博士协助,为李阿姨进行了关节镜下半月板缝合术。手术揭示出的情况比预想的更复杂:半月板前角纵向撕裂、体部分层撕裂、后角瓣状撕裂,医学上称为“混合型撕裂”(多种撕裂类型并存,情况复杂)。

 

面对如此复杂的病情,全切70%的半月板是最简单快速的方案。但张振主任团队选择了更艰难却对患者最有利的路径——尽全力保住半月板。“虽然全切最省事,但患者的未来生活质量更高。她还年轻,我们必须为她保住这‘膝盖的垫片’,哪怕手术难度大得多。”术中,张振主任这样说道。

 

通过5毫米的微创切口,专家团队首先清理了关节腔内的碎屑,接着对撕裂的半月板边缘进行精细化处理,最后在前角、体部、后角关键位置各缝一针,为半月板修复搭建了稳固的“再生支架”。

 

从步履蹒跚到日行万步

 

术后康复同样关键。在医护人员专业指导下,李阿姨的恢复超出预期:术后第42她已能自如下蹲;三个月后,每日行走可达七八千步;四个多月后,她实现了日行万步的目标。

 

“从范县到台前,一小时的车程,改变的却是我后半生的生活质量。”李阿姨感慨道。

 

医疗下沉,福泽百姓

 

李阿姨的经历只是豫东北医院专家团队治愈的众多病例之一。豫东北医院开诊一年来,骨科已完成近千台手术,其中400台为高难度四级手术,300余台“关节镜微创手术”涵盖了膝、肩、髋、踝、肘等关节,并开创了10余项县域首例新技术。

 

张振主任表示:“我们的目标就是让像李阿姨这样的患者,不必远赴省会,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省级专家的诊疗服务。”

 

从范县到台前,不到一小时的跨县路程,丈量着李阿姨重获新生的盼望,也映照着河南省人民医院豫东北医院“福泽人民健康”的庄重承诺。

 

 

返回顶部